美乐读小说 - 网游小说 - 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在线阅读 - 第七十一章:誓与观音争业绩(36)

第七十一章:誓与观音争业绩(36)

    最后的最后,徒明辉也没能拗得过他爹,只能同意让他爹跟他一起种田。

    但这么一来,新的问题就出现了。

    他爹不摄政,谁来管理朝政?

    由他那些兄弟王爷搞八王议政,他肯定是不愿意的,所以徒明辉只能找来文武百官,让他们讨论一下,是挑某一位皇子监国,还是说挑几位皇子一起监国,又或者轮流监国,众大臣来辅政。

    不过不管怎么说。

    反正监国的得把这一年撑过去。

    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就行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徒明辉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亟需解决,那便是他下旨要求工部制造一批最为优良省力,同时能用牲畜之力,就尽量用牲畜之力的农具。

    往年耕种耤田的时候,徒明辉就没跟他父皇学,象征意义铲一铲子土,撒点种子便结束,而是真真正正的耕种了整整三分地,所以种田有多累,至少种三分地多累,他还是相当心知肚明的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他其实是能够想象的出自己回头种三亩地,三十亩地,甚至于三百亩地时,会多么费事,多么要命。

    但这田又不能不种,更不能给别人种,别人种没他这效果,为了自己的历史名声,以及江山稳固,他必须得种。

    还得能种多少种多少。

    只要累不死,就往死里种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省时省力的各种农耕工具无疑就相当重要了,尽可能使用牛马,减轻人力劳动的工具也十分重要。

    在徒明辉自己理解看来,别人帮他耕种,或者替他耕种,肯定是没有效果的,但是他驱动牛马,带着工具耕种应该没问题,毕竟一些普通老百姓也有用牛耕田的,他总不能连百姓都不如吧。

    皇帝那边下了死命令。

    再加上这一次制造的农具,都是要给皇帝本人使用,同时还与皇帝最终能够耕种出多少耤田,获得多少得到石榴娘娘赐福的高产农作物种子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工部官员和那些个工匠们,真真是拿出了毕生所学,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改良农耕工具,使之更加的节省力气。

    或者尽可能用畜力替代人力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他们还对外发布了征集令,希望天下之人都能积极响应,不论是提供更好的农耕工具,还是提供更好的农耕工具想法设计,都有大功,如果最终确定有用,能够给陛下使用的话。

    更是可以封爵或封官。

    总之,这应该能算是本朝,甚至于过去历朝历代,最为重视农耕工具,以及给予奖励最大的一次官方征集令了。

    再然后当然就是百姓纷纷响应。

    无数好设计如雪花般飞至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古代是真的一丁点都不缺少聪明人,只是他们缺少足够的动力往正确的,应该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地方施展,聪明人都琢磨当官去了,当工匠的可能字都不识几个,哪能有发展。

    普通工匠们大多都是靠着常年经验积累,或者偶尔发生的一些意外,获得些许技术提升的知识,然后还不一定能传承下去,指不定稍留一手就留没了。

    这种缓慢发展下的科技进步。

    跟聪明人扎堆往某一个方向一起发力,共同研究的进步是完全不能比的。

    曲洁的这番cao作,连带着新帝徒明辉,以及工部的宣传配合,至少让当朝农耕工具发展速度往前快进了两百年。

    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农具设计。

    唯一有些可惜的是,很多工具虽然十分好用,但对畜力消耗极大,估计只有少数特定人群,家大业大的能用,普通老百姓们根本就买不起,也用不起。

    但不管怎么说,总归也是进步。

    而且如今牛马数量增长,想来以后能用得起的人会越来越多,或者一个村子合力购买然后一起用,效果也一样。

    不能指望前一个月还是在用牛马耕地,后一个月就用上蒸汽机和燃油机。

    没外挂,科技发展哪能这么跃迁。

    如今这局面已经相当不错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徒明辉的整个准备过程大概持续了两个月,从祭天结束一直到过完年,这时候土地虽然还有些硬,没到正常春耕的时候,但为了能够多耕种一些耤地。

    他还是带着他亲爹,护卫人群,伺候人等,包括史官等等,一起去耕地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这也是千古奇景了。

    太上皇和皇帝两个人,用小鞭子抽着牛马,带动农具耕地,边上围了几百个大内禁军保护,几十个宫女太监提着食盒餐具酒水时刻准备着,除此外还有带着各种急救药物的太医,以及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,和负责正史的史官。

    这还不是全部,因为除了这些人之外,边上还有不少农官,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使用农具,更轻松的准确耕田。

    以及解答其他与农业相关的疑惑。

    之后认种育种都需要他们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这些准备是有用的,相比较于还处于青壮期的徒明辉,太上皇徒眷他是真的有那么一点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,事干不了多少,光会拖后腿。

    第一步,学习耕地他就很慢,他儿子都已经耕了一亩地下来,他那边还在磕磕巴巴的学着,关键是教他的农官也不敢说啥,只能一遍遍复述,上手教。

    学不会,还怪人家农官不会教。

    等他好不容易学会,开始上手,各种问题就更多了,比如说甩鞭子劲用大了,牛马不太听话,又比如说不太会cao纵方向,或者说力气不太够准确cao控方向,导致他犁出来的土地七扭八歪的。

    再然后是两三亩地一耕种,开始气喘吁吁的让太医替他诊脉,要喝水,要吃东西,擦汗,哎呀,麻烦事一大堆。

    相比较于他这又不想干活,又想要名声的糟老头子,他儿子徒明辉确实不错,不但学得快,活干的也不错,在有无数牛马可供驱使的情况下,不但从早到晚没叫过累,还一天就犁了百亩地。

    本来可能算不上多优秀,但有他爸在做对照组,无疑就显得相当优秀了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很累,第二天都快爬不起来了,却还是在让太医替他按摩了半小时后继续,继续耕更多的地。

    不管他心里有没有骂娘。

    但至少人家表现的相当好。

    恍若明君圣主。

    (本章完)